-
[瑞典]斯文·赫定 著,王安洪、崔延虎 译 | 新疆人民出版社 | 2013年10月
¥20.70
本书是有关1900~1901年在罗布荒原所做的探险考察的全景报告,但在第一卷《塔里木探秘》、第三卷《西藏东北部》,以及其他学者所著的第五、第六卷,都有有关罗布荒原的内容,尤其是对楼兰古城作的科学研究与分析,往往都插在卷五、卷六的相应段落里。作者的主要观点,是罗布泊是个游移湖。
浏览数:2480 | 购买数:0
-
[瑞典]斯文·赫定 著,王安洪、崔延虎 译 | 新疆人民出版社 | 2013年10月
¥29.70
本书是有关1900~1901年在罗布荒原所做的探险考察的全景报告,但在第一卷《塔里木探秘》、第三卷《西藏东北部》,以及其他学者所著的第五、第六卷,都有有关罗布荒原的内容,尤其是对楼兰古城作的科学研究与分析,往往都插在卷五、卷六的相应段落里。作者的主要观点,是罗布泊是个游移湖。
浏览数:2422 | 购买数:0
-
[瑞典]贡纳尔·雅林 著,崔延虎、郭颖杰 译 | 新疆人民出版社 | 2013年10月
¥15.98
本书记录了雅林先生两次来新疆——1929~1930年、1978年——的观感。这两个相隔近半世纪的年代,作者以一个东方学家的眼光,通过对喀什噶尔的回忆思考,对这历史性的变革做了准确、客观、入木三分的描写。本书对于东方学、对于中国,都有特殊意义,它不只是一个外国学者对自己的修学之旅的回忆。
浏览数:2540 | 购买数:0
-
伊斯拉斐尔·玉苏甫、 安尼瓦尔·哈斯木 编著 | 新疆人民出版社 | 2012年3月
¥18.00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介绍了古代文化遗存与家耕文明,农业生产器具、农作物和石磨,畜牧与畜牧业经济,果类与园艺业,饮食习俗与饮食结构,饮食器具,汉文典籍和出土文献中与饮食文化有关的记载,维吾尔古代饮食文化等。作者认为通过考古发现、出土文献和历史典籍之记载全面客观地阐述西域饮食文化发展演变史,是深入阐释西域历史文化与民族宗教演变过程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编写本书时,作者主要依据的是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
浏览数:2486 | 购买数:0
-
阿布都热扎克·沙依木 等 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2年5月
¥11.25
要描绘新疆,离不开新疆世居民族中的主体民族——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民间文艺和传统技艺是新疆历史文化中的浓墨重彩。维吾尔族生活在丝绸之路上,维吾尔族文化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断丰满,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欣赏维吾尔族民间文艺和手工技艺,就好像神游丝路,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的东西方人民在和平交往,各民族对异族文化充满了好奇、宽容和热爱。本书把我们带到了维吾尔族的现实生活之中:大会堂上恢宏的十二木卡姆演出,农村街头巷尾的民间演唱,高空中钢丝上的骑单车表演、欢乐的农民在葡萄架下跳的麦两热甫,农民画中的白羊群,节日广场上的艾德莱斯绸和花帽。《维吾尔族民间文艺与传统技艺》展示了维吾尔族的智慧和生命力,也抒发了作者对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深沉的爱意。
浏览数:2474 | 购买数:0
-
林幹 著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2007年7月
¥14.85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这个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了近二百年的突厥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政权组织、文化习俗,部族盛衰、政治演变、及与其他各族、特别是汉族的关系,作一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叙述,以期将突厥族的历史面貌描绘出一个轮廓。
浏览数:2624 | 购买数:0
-
迪木拉提·奥迈尔 编著 | 民族出版社 | 2008年11月
¥9.45
编著者于2004年7月提出以图片和影视人类学的方法沿河西走廊从东到西对维吾尔人的相貌做一次连续性考察的计划,以图片的方式给学界提供一些最直观的材料;并于7月中旬率队采集图片。至2006年7月,共进行了三次考察,采集图片近10000幅,拍摄DV共39个小时,行程共21000公里。本书即在此基础上完成。全书以图片为主,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或论述。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给读者提供有关维吾尔族相貌特征的直观材料,提供维吾尔族相貌特征的渐变过程与河西走廊的关系。也从另一个方面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提供一些实际的材料。
浏览数:2581 | 购买数:0
-
[法]莫尼克·玛雅尔 著,耿昇 译 | 中华书局 | 1995年3月
¥9.23
本书是作者于1973年作为吉美博物馆的年鉴《亚洲艺术》的专刊号而发表于该刊第29卷中的长文。本书共5章,涉及吐鲁番地区的概貌、历史和宗教、建筑、服装、日常生活、丧葬。特别宝贵的是作者使用了欧洲探险考古团于20世纪初叶从吐鲁番发掘并携归的资料。
浏览数:2535 | 购买数:0
-
刘迎胜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1年7月
¥19.58
本书是一部描述察合台汗国史和元代西域的通史性著作。章节内容的安排基本上以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为顺序。第一章以研究蒙古民族的族源、追寻12世纪以前蒙古高原民族与西域发生关系的历史,描述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及其西征为重点。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论述蒙古国世代的中亚,重点叙述了早期察合台汗国在蒙古国内的地位。第三章研究察合台汗国与朝廷关系的变化,以及察合台汗国统治者利用蒙古国分裂的有利时机,摆脱大汗控制的过程。第五章着重研究在察合台汗国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八剌入侵呼罗珊之战。第六第七章重点叙述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三朝中央政府与西北诸王的关系。第八章描述的是也先不花和怯别时代的察合台汗国史。第九章叙述元末的察合台汗国史。第十、十一、十二章着重研究察合台汗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及地理状况。
浏览数:2631 | 购买数:0
-
¥20.70
本书是有关1900~1901年在罗布荒原所做的探险考察的全景报告,但在第一卷《塔里木探秘》、第三卷《西藏东北部》,以及其他学者所著的第五、第六卷,都有有关罗布荒原的内容,尤其是对楼兰古城作的科学研究与分析,往往都插在卷五、卷六的相应段落里。作者的主要观点,是罗布泊是个游移湖。
浏览数:2480
购买数:0
-
¥29.70
本书是有关1900~1901年在罗布荒原所做的探险考察的全景报告,但在第一卷《塔里木探秘》、第三卷《西藏东北部》,以及其他学者所著的第五、第六卷,都有有关罗布荒原的内容,尤其是对楼兰古城作的科学研究与分析,往往都插在卷五、卷六的相应段落里。作者的主要观点,是罗布泊是个游移湖。
浏览数:2422
购买数:0
-
¥15.98
本书记录了雅林先生两次来新疆——1929~1930年、1978年——的观感。这两个相隔近半世纪的年代,作者以一个东方学家的眼光,通过对喀什噶尔的回忆思考,对这历史性的变革做了准确、客观、入木三分的描写。本书对于东方学、对于中国,都有特殊意义,它不只是一个外国学者对自己的修学之旅的回忆。
浏览数:2540
购买数:0
-
¥18.00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介绍了古代文化遗存与家耕文明,农业生产器具、农作物和石磨,畜牧与畜牧业经济,果类与园艺业,饮食习俗与饮食结构,饮食器具,汉文典籍和出土文献中与饮食文化有关的记载,维吾尔古代饮食文化等。作者认为通过考古发现、出土文献和历史典籍之记载全面客观地阐述西域饮食文化发展演变史,是深入阐释西域历史文化与民族宗教演变过程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编写本书时,作者主要依据的是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
浏览数:2486
购买数:0
-
¥11.25
要描绘新疆,离不开新疆世居民族中的主体民族——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民间文艺和传统技艺是新疆历史文化中的浓墨重彩。维吾尔族生活在丝绸之路上,维吾尔族文化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断丰满,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欣赏维吾尔族民间文艺和手工技艺,就好像神游丝路,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的东西方人民在和平交往,各民族对异族文化充满了好奇、宽容和热爱。本书把我们带到了维吾尔族的现实生活之中:大会堂上恢宏的十二木卡姆演出,农村街头巷尾的民间演唱,高空中钢丝上的骑单车表演、欢乐的农民在葡萄架下跳的麦两热甫,农民画中的白羊群,节日广场上的艾德莱斯绸和花帽。《维吾尔族民间文艺与传统技艺》展示了维吾尔族的智慧和生命力,也抒发了作者对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深沉的爱意。
浏览数:2474
购买数:0
-
¥14.85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这个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了近二百年的突厥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政权组织、文化习俗,部族盛衰、政治演变、及与其他各族、特别是汉族的关系,作一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叙述,以期将突厥族的历史面貌描绘出一个轮廓。
浏览数:2624
购买数:0
-
¥9.45
编著者于2004年7月提出以图片和影视人类学的方法沿河西走廊从东到西对维吾尔人的相貌做一次连续性考察的计划,以图片的方式给学界提供一些最直观的材料;并于7月中旬率队采集图片。至2006年7月,共进行了三次考察,采集图片近10000幅,拍摄DV共39个小时,行程共21000公里。本书即在此基础上完成。全书以图片为主,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或论述。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给读者提供有关维吾尔族相貌特征的直观材料,提供维吾尔族相貌特征的渐变过程与河西走廊的关系。也从另一个方面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提供一些实际的材料。
浏览数:2581
购买数:0
-
¥9.23
本书是作者于1973年作为吉美博物馆的年鉴《亚洲艺术》的专刊号而发表于该刊第29卷中的长文。本书共5章,涉及吐鲁番地区的概貌、历史和宗教、建筑、服装、日常生活、丧葬。特别宝贵的是作者使用了欧洲探险考古团于20世纪初叶从吐鲁番发掘并携归的资料。
浏览数:2535
购买数:0
-
¥19.58
本书是一部描述察合台汗国史和元代西域的通史性著作。章节内容的安排基本上以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为顺序。第一章以研究蒙古民族的族源、追寻12世纪以前蒙古高原民族与西域发生关系的历史,描述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及其西征为重点。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论述蒙古国世代的中亚,重点叙述了早期察合台汗国在蒙古国内的地位。第三章研究察合台汗国与朝廷关系的变化,以及察合台汗国统治者利用蒙古国分裂的有利时机,摆脱大汗控制的过程。第五章着重研究在察合台汗国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八剌入侵呼罗珊之战。第六第七章重点叙述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三朝中央政府与西北诸王的关系。第八章描述的是也先不花和怯别时代的察合台汗国史。第九章叙述元末的察合台汗国史。第十、十一、十二章着重研究察合台汗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及地理状况。
浏览数:2631
购买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