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有鹏 著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2004年10月
¥15.53
《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中国现代作家的民间文学观》一著以文学观念作为理论视角,对胡适、周作人、鲁迅、茅盾、周作人、老舍、闻一多、朱自清、郑振铎等现代文学史上九位名家的民间文学观进行整体研究分析,对他们在民间文艺学研究上的理论建树,作系统的、历史的评价和跨学科的阐发。
浏览数:2750 | 购买数:0
-
高有鹏 著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2000年11月
¥7.88
本著主要从民俗学角度进行庙会文化研究,即主要把庙会作为民俗文化的表现来探索其起源、形成、类型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等。同时将中原地区盘古山庙会、女娲城庙会、太昊伏羲陵庙会、阏伯台庙会、中岳庙会等九个种类庙会作为典型进行整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阐述我国庙会文化分布的基本状况。
浏览数:2660 | 购买数:0
-
黄永林 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1996年8月
¥6.98
本书在介绍比较民间文艺学产生的背景及其在中国运用的情形的基础上,论述了郑振铎的比较民间文艺学的实践和理论特征。对于民间诗歌,郑振铎历来十分重视,民间诗歌真朴美是郑振铎民歌理论的核心,本书重点论述了这个理论的四个组成部分。关于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郑振铎认为民间文学应是“中国文学史的中心”,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原动力”,本书对这一观点作了客观地论述和评价。另外,本书论述了郑振铎关于民间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理论、大众文艺理论,以及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利用的理论特征和实践意义。为了使读者更深入认识郑振铎的民间文艺、通俗文学理论,本书附录了作者撰写的《论通俗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通俗文学的发展》两篇文章。
浏览数:2739 | 购买数:0
-
王仿 著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1987年8月
¥10.80
本书着重说明谜语的起源、特点、功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作者在回顾了谜语研究的基础上,将民间谜语与隐语,赋、歌谣,宗教等进行了比较;并按章分析了民间谜语的产生,特点和定义,功用和价值,表现手法,内容、形式及其分类。之后,作者进一步延伸,将民间谜语与文人谜语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谜语的整理、改写和创作过程。最后,作者集中对字谜和灯谜进行了专题分析。
浏览数:6180 | 购买数:2
-
黄永林 著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5年6月
¥8.78
本书从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研究入手,阐述了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相互联系与区别;通过对民间风俗、民间故事等个案的研究,阐述了民间文化的功能价值和文化意义;通过对中西方洪水神话和爱情婚姻故事的比较研究,论述了中西民间文化的不同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本书还重点介绍与研究了流传在荆楚地区的民间风俗、民间文学、民间故事家等,论述了荆楚地区民间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最后,本书还联系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探讨了民间文化如何与时俱进,如何进一步用现代科学方法来搜集整理和研究问题。
浏览数:2729 | 购买数:1
-
王仿、郑硕人 著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1993年6月
¥9.00
民间叙事长诗是口头创作中的璀璨的明珠,对它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开始阶段(本书出版于1993年)。本书是第一本在这方面较有成就的专著。主要从文艺创作角度,研究汉族民间叙事诗的产生、流传和演变,研究它的创作方法和艺术上的特点;同时还探讨了民间集体创作中的个人因素、民间叙事诗与戏剧、曲艺的关系等理论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浏览数:2777 | 购买数:1
-
翁敏华 著 | 学林出版社 | 2004年3月
¥11.70
本书分为“发生编”“源流编”“比较编”三编,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曾经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中日韩三国,在戏剧文化上表现的“同根异花”现象。(2)中日韩三国的移民史、战争史、文化交流史及其所带来的戏剧文化传播。(3)中日韩三国的戏剧文化受授、本土流变和民族化改造。(4)探讨这种“同根异花”现象的民俗文化底蕴。
浏览数:2650 | 购买数:0
-
黄永林 著 | 人民出版社 | 2007年9月
¥9.90
本书在深入研究民间、民间精神、民间文化和民间理性的基本特征、重要品格、主体精神和主要价值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民间文化与作家文学的关系及雅俗互动的规律,尤其重点研究了中国民间文化中的民俗文化、神秘文化、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诗歌和民间语言等民间文化形态在新时期小说中的存在形态、功能作用及价值意义,分析了新时期小说创作重视向民间文化学习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和作家个人等方面的背景和原因。
浏览数:2651 | 购买数:0
-
王树村 著 | 天津杨柳青画社 | 1991年10月
¥9.90
本书整理收录了作者三十多年来发表的关于民间年画的史论部分的文章。民间年画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库藏,发掘和研究其精华,对于促进和发展民族绘画艺术颇有意义,本书可供美术家、民俗学家及读者们研究参考。
浏览数:2675 | 购买数:0
-
岳永逸 著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07年1月
¥19.58
今天的天桥艺人是热热闹闹的天桥艺人,是被众人簇拥的天桥艺人,是有着相当高的身份和地位的天桥艺人。本书要浓墨重彩的就是今天“天桥艺人”先辈们的足迹、成长历程和相关传说,并探究街头艺人和艺人群体的社会化历程。通过本书,作者想追问的是“天桥街头艺人何以成为天桥街头艺人?”这样一个问题。一方面, 通过对艺人拜师、 学艺、摆知、盘道、独立表演等一系列仪式的描写和分析,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被主流社会抛弃的个体如何通过这些环节而成为一个可以在天桥卖艺谋生的街头艺人的过程。另一方面,作者认为,天桥街头艺人得以生成,除了单个的人成长为能在天桥街头撂地卖艺谋生的“ 艺人”之外, 还需要考察天桥街头艺人这个群体如何形成他们的群体认同这样一个更宏观的问题。
浏览数:2635 | 购买数:0
-
何承伟 主编 | 大众文艺出版社 | 1993年6月
¥18.22
《故事基本理论及其写作技巧》初为全国故事创作函授班课程教材,后公开出版,是形成于1990年代前后数十年全国乃至世界故事创作、故事口头演述繁荣发展的时代文化背景中。该著以“篇”为单位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故事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为故事的写作理论,共五篇,涉及新故事的写作技巧、新故事讲述常识、民间故事的艺术手法、以案例解述故事作品修改加工,最后是对中国各类故事作品的简介。
浏览数:3087 | 购买数:3
-
翁敏华、回达强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4年10月
¥11.48
本书着重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揭示东亚四地民族传统戏剧的异同现象;2.追寻戏剧发生学上的东亚四地远古戏剧因子;3.俯瞰中古史上东亚四地的戏剧文化交流和互动;4.比较分道扬镳而又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近世东亚戏剧;5.总括现当代随着社会现代化所发生的另一走向的戏剧互动,及种种活跃的戏剧文化现象;6.探究东亚诸国随战争史、移民史和文化交流史所带来的戏剧文化传播,以及这种传播所带来的戏剧上的“同根异花”现象。
浏览数:2612 | 购买数:0
-
¥15.53
《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中国现代作家的民间文学观》一著以文学观念作为理论视角,对胡适、周作人、鲁迅、茅盾、周作人、老舍、闻一多、朱自清、郑振铎等现代文学史上九位名家的民间文学观进行整体研究分析,对他们在民间文艺学研究上的理论建树,作系统的、历史的评价和跨学科的阐发。
浏览数:2750
购买数:0
-
¥7.88
本著主要从民俗学角度进行庙会文化研究,即主要把庙会作为民俗文化的表现来探索其起源、形成、类型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等。同时将中原地区盘古山庙会、女娲城庙会、太昊伏羲陵庙会、阏伯台庙会、中岳庙会等九个种类庙会作为典型进行整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阐述我国庙会文化分布的基本状况。
浏览数:2660
购买数:0
-
¥6.98
本书在介绍比较民间文艺学产生的背景及其在中国运用的情形的基础上,论述了郑振铎的比较民间文艺学的实践和理论特征。对于民间诗歌,郑振铎历来十分重视,民间诗歌真朴美是郑振铎民歌理论的核心,本书重点论述了这个理论的四个组成部分。关于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郑振铎认为民间文学应是“中国文学史的中心”,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原动力”,本书对这一观点作了客观地论述和评价。另外,本书论述了郑振铎关于民间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理论、大众文艺理论,以及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利用的理论特征和实践意义。为了使读者更深入认识郑振铎的民间文艺、通俗文学理论,本书附录了作者撰写的《论通俗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通俗文学的发展》两篇文章。
浏览数:2739
购买数:0
-
¥10.80
本书着重说明谜语的起源、特点、功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作者在回顾了谜语研究的基础上,将民间谜语与隐语,赋、歌谣,宗教等进行了比较;并按章分析了民间谜语的产生,特点和定义,功用和价值,表现手法,内容、形式及其分类。之后,作者进一步延伸,将民间谜语与文人谜语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谜语的整理、改写和创作过程。最后,作者集中对字谜和灯谜进行了专题分析。
浏览数:6180
购买数:2
-
¥8.78
本书从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研究入手,阐述了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相互联系与区别;通过对民间风俗、民间故事等个案的研究,阐述了民间文化的功能价值和文化意义;通过对中西方洪水神话和爱情婚姻故事的比较研究,论述了中西民间文化的不同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本书还重点介绍与研究了流传在荆楚地区的民间风俗、民间文学、民间故事家等,论述了荆楚地区民间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最后,本书还联系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探讨了民间文化如何与时俱进,如何进一步用现代科学方法来搜集整理和研究问题。
浏览数:2729
购买数:1
-
¥9.00
民间叙事长诗是口头创作中的璀璨的明珠,对它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开始阶段(本书出版于1993年)。本书是第一本在这方面较有成就的专著。主要从文艺创作角度,研究汉族民间叙事诗的产生、流传和演变,研究它的创作方法和艺术上的特点;同时还探讨了民间集体创作中的个人因素、民间叙事诗与戏剧、曲艺的关系等理论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浏览数:2777
购买数:1
-
¥11.70
本书分为“发生编”“源流编”“比较编”三编,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曾经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中日韩三国,在戏剧文化上表现的“同根异花”现象。(2)中日韩三国的移民史、战争史、文化交流史及其所带来的戏剧文化传播。(3)中日韩三国的戏剧文化受授、本土流变和民族化改造。(4)探讨这种“同根异花”现象的民俗文化底蕴。
浏览数:2650
购买数:0
-
¥9.90
本书在深入研究民间、民间精神、民间文化和民间理性的基本特征、重要品格、主体精神和主要价值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民间文化与作家文学的关系及雅俗互动的规律,尤其重点研究了中国民间文化中的民俗文化、神秘文化、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诗歌和民间语言等民间文化形态在新时期小说中的存在形态、功能作用及价值意义,分析了新时期小说创作重视向民间文化学习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和作家个人等方面的背景和原因。
浏览数:2651
购买数:0
-
¥9.90
本书整理收录了作者三十多年来发表的关于民间年画的史论部分的文章。民间年画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库藏,发掘和研究其精华,对于促进和发展民族绘画艺术颇有意义,本书可供美术家、民俗学家及读者们研究参考。
浏览数:2675
购买数:0
-
¥19.58
今天的天桥艺人是热热闹闹的天桥艺人,是被众人簇拥的天桥艺人,是有着相当高的身份和地位的天桥艺人。本书要浓墨重彩的就是今天“天桥艺人”先辈们的足迹、成长历程和相关传说,并探究街头艺人和艺人群体的社会化历程。通过本书,作者想追问的是“天桥街头艺人何以成为天桥街头艺人?”这样一个问题。一方面, 通过对艺人拜师、 学艺、摆知、盘道、独立表演等一系列仪式的描写和分析,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被主流社会抛弃的个体如何通过这些环节而成为一个可以在天桥卖艺谋生的街头艺人的过程。另一方面,作者认为,天桥街头艺人得以生成,除了单个的人成长为能在天桥街头撂地卖艺谋生的“ 艺人”之外, 还需要考察天桥街头艺人这个群体如何形成他们的群体认同这样一个更宏观的问题。
浏览数:2635
购买数:0
-
¥18.22
《故事基本理论及其写作技巧》初为全国故事创作函授班课程教材,后公开出版,是形成于1990年代前后数十年全国乃至世界故事创作、故事口头演述繁荣发展的时代文化背景中。该著以“篇”为单位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故事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为故事的写作理论,共五篇,涉及新故事的写作技巧、新故事讲述常识、民间故事的艺术手法、以案例解述故事作品修改加工,最后是对中国各类故事作品的简介。
浏览数:3087
购买数:3
-
¥11.48
本书着重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揭示东亚四地民族传统戏剧的异同现象;2.追寻戏剧发生学上的东亚四地远古戏剧因子;3.俯瞰中古史上东亚四地的戏剧文化交流和互动;4.比较分道扬镳而又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近世东亚戏剧;5.总括现当代随着社会现代化所发生的另一走向的戏剧互动,及种种活跃的戏剧文化现象;6.探究东亚诸国随战争史、移民史和文化交流史所带来的戏剧文化传播,以及这种传播所带来的戏剧上的“同根异花”现象。
浏览数:2612
购买数:0